情感依附理論的開端:約翰・鮑比的成長背景以及三大研究發現

Yi-Chien, Chen
Mar 24, 2021

--

改寫自《我的另一半好黏人!有時候又忽冷忽熱?從依附關係理論說起,一探他的成長樣貌,依附理論從誰而來》,影音版於2020年由覓井文化刊載

你是否有遇過以下這種情況呢?

有那麼一個人非常喜歡找你聊天,他常常會傳訊息給你和你分享她生活中的趣事,又或者是,他常常會和你相約一起出遊去玩。雖然這個人的感情和你很好,而且比其他人來的要好許多,但是你卻發現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對方傳訊息給你之後,他就會希望 — 甚至是要求 — 你要馬上回覆他的訊息。假設說你沒有立刻回覆他的話,他就會開始奪命連環扣給你、逼問你在做些甚麼事情、變得非常焦躁不安起來。

有時候再更嚴重一點的話,他還會開始跟你生悶氣,可能是在你試圖和他對話時,他故意表現出一副很冷淡的樣子,又或者是在你面前開始對你各種抱怨、嫌棄、找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你爭執,到最後還會翻出陳年的往事激怒你,非要搞到兩敗俱傷為止。

你猜到了嗎?

a woman calling someone on the phone with anger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這個人可能就是你的另外一半。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想:

「好險,我的另一半從來沒有這樣對我過。而且其實他也不太黏我啦!但是仔細一想,怎麼突然發現他反而是對我們的關係很冷淡呢?有時我都覺得自己在唱獨角戲,不是那麼確定對方是否愛著自己。反而,我才是關係中那個比較沒安全感的人。」

假如以上這兩個經驗當中曾是你心裡的疑惑,那麼你並不孤單,粗略來說,全世界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正面對著跟你類似的窘境。但是,你知道這些困擾的緣由可能是來自於我們的成長背景和經歷嗎?

今天的文章將要介紹近幾年開始引起大眾關注的一個心理學理論:「依附關係理論」(Attachment Theory)。我將從該理論的先驅,約翰・鮑比,的生平談起,來理解提出這個人類安全感發展理論背後的動機。接著,我將進一步帶大家來看約翰・鮑比在研究中觀察到孩童會有的三大安全感議題與表徵,進而幫助大家更深入認識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

佛洛伊德與約翰・鮑比的愛恨糾葛

對心理學有些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佛洛伊德這號人物,而今天故事的主人翁,約翰・鮑比,正巧就曾隸屬於佛洛伊德所創辦的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會。

在佛洛伊德所離世以後,精神分析學會就轉交到了他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的手中。雖然說精神分析學派的主導者已經換了人,但是這個學派仍舊是沿襲著佛洛伊德過去提出的理論觀點在看待人類的內在心理。

同時間,由於當時心理學是一項新興科學,所以當代的心理學家(亦稱精神分析學家)大多是接受這個學會的訓練,也因此這個領域中幾乎沒有人的理論能脫離佛洛伊德那派「性慾主宰人類心理」的主張。

然而,這時候世人將看見,一位同樣接受佛洛伊德的訓練的徒弟,約翰・鮑比(John Bowlby),卻透過自己自身的成長經驗以及在孩童病院實習過程中的觀察,逐漸發展出一套講究「親子互動主宰人類安全感/信任感」的理論。

Photo by Angélica Echeverry on Unsplash

約翰・鮑比仍在就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時候,在同事的介紹與邀請之下,輾轉認識到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會(Psychoanalytic Society)。雖然說他非常嚮往精神分析學會的這種分析方式,但是他其實對於佛洛伊德的理論抱有一點遲疑。

他認為人們在人際關係裡或是自己的內在所碰到的議題,可能並非如佛洛伊德所主張的那樣被性慾望或是性幻想所牽動著,反而他認為人們的這些心理問題正反映出他們各自的生活環境的狀態。

更準確一點地來說,約翰・鮑比認為當一個人面對到人際關係與自我內在的困擾時,很可能是因為他的成長經驗中有些重大的負面因子所導致而成。這個人可能在成長階段時與自己的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有一些相處上面的障礙。

看到這裡,大家要記得一件事:

在當時那個心理學一路被精神分析學派所主導的年代,約翰・鮑比這樣一個開創性的想法和見解不只是非常難得的,同時間也是非常難以被他的學術族群所接納的。

就好比如說,當這個社會中大數人以及有權勢的人都提倡「教育均等」、「人人都應該接受高教育」時,若是有一個才剛開踏入教育界的學者支持「教育不須均等」、「與其接受高教育,人人應適得其所」,在他能真正向大眾解釋他獨到的理念與看法前,他可能就要先背負許多的罵名,被自己的學術群體排除在外了。

由此可見,約翰・鮑比當時可能承受了多少的壓力,而且又是帶著多少勇氣將自己的理論公諸於世。不過,同時間你我應該也很納悶,既然約翰・鮑比是在這樣的一個看待人類心理的社會觀點下生活著,又如何能發展出這麼一套與眾不同的理論呢?這就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了。

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

約翰・鮑比的性格養成

約翰・鮑比出生在一個當時還蠻富裕的醫生世家,家中加上他一共有五位兄弟姊妹。 在當時那個年代,只有家中的經濟條件足夠,通常父母都會請傭人及褓姆來照顧自己的孩子,又或者是把他們送到寄宿學校就學,一直到他們長大成人。

雖然約翰・鮑比的家庭能讓他在吃穿上一無所缺、不用擔心,然而他的父母卻沒有太多的時間與自己的兒女們相處。由於約翰・鮑比的父親是當時鎮上非常有名的醫生,所以他大多時候都在外地工作、不在家裡。而約翰・鮑比的母親雖然天天都在家中,也每天都會在固定的一個時間點和孩子們共進下午茶、享受點心時光,然而據說他的媽媽常常是人在心不在的。

就像是現今二十一世紀的父母,雖然大多時候會親自帶小孩上下學、共進晚餐等等的,但是他們卻會在這些「精心時刻」裡忙著自己的事,譬如說不停地和別人談論公事、漫無目的似的滑著手機。所以,即使他們的肉體與孩子同處在同一個環境中,但是他們的心理和情感卻都沒有在孩子的身上。約翰・鮑比與父母親之間的互動也有點這樣的味道。

約翰・鮑比長大後,在家人的期待下步入了爸爸的後塵,進入到醫學院就讀。然而,與其追尋傳統上的內、外科醫學研究,他卻選擇了當時仍算新興的一項醫學:精神心理科,因為他在醫院實習時發現,原來自己對於那種外科手術並不是那麼有興趣,反而他在和病童互動時,似乎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對於他們的內在世界非常感興趣。這很可能是因為他自己的成長背景和經歷與這些孩子產生了共鳴。

約翰・鮑比的依附理論根基

在1944年的時候,約翰・鮑比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關於依附理論的學術研究,《44名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和家庭》(Fourty-four juvenile thieves: Their characters and home-life)。在這篇研究中,有12位被認定為無情感型的那種精神官能症患者(apathe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就是臨床上常說的那種對於別人的情感、情緒沒有同理心的人。

研究發現,在這12名學生裏頭,就有高達10位孩子本身是在一個沒有媽媽的單親家庭長大的。這個研究發現並不是在譴責那些單親家庭或者是由爸爸獨自將孩子帶大的那些家庭,而是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狀況。

當時候的社會是一個強調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所以媽媽基本上是扮演著照顧孩子、與孩子建立情感連結的角色。所以,當一個家庭失去媽媽這個角色的功能時,小孩的情感需求就很難被滿足,漸漸地就會變得冷漠、冷感起來。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約翰・鮑比的這項研究也適用於一般的雙親家庭。也就是說,當孩子的父母沒有辦法盡到那個情感連結的責任時,小孩子就很難在這個家庭中感覺到溫暖與愛,久了便會影響到他們的人格發展以及他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

那麼,怎麼樣的親子關係會算是沒有溫暖與愛的呢?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議題,約翰・鮑比於1952年時聯合另外一名心理學家,詹姆士・羅伯森(James Robertson),一起針對一群5歲孩童進行一系列的實地研究調查。他們想要了解說,當孩子的爸爸媽媽暫時離開孩子的身邊時孩子會具有哪些情緒反應,以及孩子的這些情緒反應是否又暗示著親子的關係有不同層級的品質。最後,他們統整出一個孩子在面對與家長分離時所會有的三大情緒反應階段。孩子若是越常表現出越後面的階段,那麼就顯示出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品質是越差的。

Photo by Guillaume de Germain on Unsplash

依附理論之面對分離

情緒反應一:抗議(哭鬧)
很多照顧過小孩子的人應該多少會知道,當小朋友突然之間面對到要和爸爸媽媽或是自己依賴的人分開時,他們就會開始嚎啕大哭。除了內心感受到的恐懼感之外,這也是因為他們想透過這樣的抗議行動來抓取這個大人的注意力,讓對方不要離開自己的身旁。

當小朋友在面對分離時會展現出這樣的一個情緒反應時,其實就表示他們的內在是對這位大人具有一定的信任感、安全感的。換言之,他們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在一個蠻健康的狀況下,所以才會讓這個小朋友「願意」釋出自己需要求救的信號,讓這位被依附的對象來回應及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

就好比如說,當我們遇到危急或是難過的事情時,通常我們會想起的第一個人、那個我們想要訴苦、分享的對象,大多時候就是我們依賴、依附的對象,因為對方讓我們感覺到很安全、很穩定、很放心。

當孩子發出了求救的訊號時,假如這個時候父母也能夠及時的給予這個孩子回應,比方說適度的安撫、同理他的情緒、向他保證自己很快就回到他的身邊並遵守自己對他的承諾,小朋友很快就能和父母親建立一個很長久又很健康的依附關係。

然而,假設說父母沒有回應孩子不安的情緒,甚至是還責備孩子哭鬧的行為,又或是沒有按照自己答應孩子的回到孩子的身邊的話,那麼小朋友又會產生哪些情緒反應呢?

情緒反應二:絕望
這個階段的初期,小朋友還是有可能會以哭鬧、嘶吼的方式去向世界抗議,讓大人不要離開自己的身旁。可是,當他發現這樣的行為並沒有辦法將父母親或是主要照顧者召喚回來時,他們就會開始安靜下來。表面上看來,他們好像是釋懷了、不再在意這樣讓自己難過的事情,甚至我們會以為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情緒處理方式。然而事實是,他們的沉默背後帶著很深的無力感與絕望。

他們開始變得有些意興闌珊起來,對於周遭環境的事物不再那麼感興趣。比方說,可能其他陪伴他的大人拿了一個他過去很喜歡的玩具給他,他卻也不會表現出很熱衷於把玩這個玩具的樣子,反而是有種愛玩不玩的樣子,甚至是整個人攤在一邊,連動都不太想動。這樣的狀況就表示說這個孩子已經開始陷入到絕望的情緒氛圍裏頭了。

不過,假如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及時趕回到他的身旁,並且在發現了他的狀態後開始積極、努力地和他互動,這個小朋友還是有可能能慢慢調整到最一開始的狀態,和父母重新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

然而,可能不是每個孩子的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都對小孩的情緒這麼敏感、有所留意,也因此有些孩子的父母可能從未回到孩子的身旁,亦或是在回到他們的身邊時,並未給予任何情感上的彌補與安慰,那麼小朋友又會進到哪樣的情緒反應階段呢?

Photo by Kat J on Unsplash

情緒反應三:分離
這裡所指的分離並不是在說身體上的分離,而是一個情感上的分離。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一個超乎異常、健康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同樣會在最一開始的時候嚎啕大哭,然而他在安靜之後並不是變得很無力、絕望的樣子,反而是能夠很自在、開心地去和身旁的人玩、互動。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他卻是有一點點的冷漠的。他會逐漸將自己與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分離開來,產生出心理上的距離,讓自己不要去依賴這個大人。

我們能夠利用以下兩個方法去更加準確地判別,孩子是否是處在這樣的一個分離階段:

首先,當小朋友和身邊其他暫時替代他的主要依附對象的大人互動時,可能會突然間問對方說自己的父母親或是主要照顧者跑去哪裡了、什麼時候會回來。但是,他們的語氣卻是非常平淡的,似乎內心並沒有特別興奮或是期待自己的父母回來的感覺、對方彷彿只是一個他臨時想起的陌生人。那麼這很可能就是一個警示,因為代表說這個小朋友他們開始審慎地評估,自己是否要對這個大人有所依戀、是否要相信他們在乎、關愛自己,同時間他們也不想表現出自己需要對方的樣子以避免受傷。

第二個判別這個孩子是否處在分離的階段,就是當這個孩子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看看孩子的反應。他是否會很熱烈、興奮地去歡迎他的父母親呢?還是說,像一些處於抗議或是絕望階段的小孩那樣,他們會先哭鬧、搥打自己的父母親,讓對方知道自己內心的不滿嗎?又或是說,他其實是只撇頭看了父母親一眼就繼續做自己的事、非常冷淡的樣子呢?

假如說他是最後的這種情緒反應,那麼就暗示說這個孩子已經陷入在分離的依附階段裏頭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和父母親之間的關係就回不去了,反而是說他的主要依附對象可能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重新和他進行一個情感的連結、重新跟他互動,讓他恢復自己對於身邊這位大人的依賴感與信任關係。

參考資料

Bowlby, J. (1944). Forty-four juvenile thieves: their characters and home-lif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5, 19–53.

Bowlby, J., & Robertson, J. (1953). A two-year-old goes to hospital.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46, 11–13.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759–775.

--

--

Yi-Chien, Chen
0 Followers

從心理學出發帶大家認識、體嚐天父的愛的平凡人